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媒体视点

国家语言能力亟待提升

时间:2018-01-24   作者:李世江   来源:环球时报

  近日,德国媒体报道称,发达国家游客很少来中国旅游,其中一个重要理由是中国会讲英语的人不多,沟通不便。也许有人觉得德媒有些吹毛求疵,但我认为不尽然。

  从旅游业角度来看,多年来,来中国投资经商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但来中国旅游的外国人确实不见明显增长。其中虽有旅游业本身的问题,如市场不够规范、服务水平不够高等,但其他方面的原因也不容小觑。从语言的角度来说,外国人来我国旅游的确不是很方便。众所周知,中国早已是学英语大国,也是世界上学英语投入最大、耗时最多、成本最高的国家之一,但实际效果并不是那么好。据英孚教育发布的《英语熟练度指标报告》显示,在亚洲12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大陆地区英语熟练度排名倒数第二。这反映出一种现象,即我国是一个语言大国,也是英语学习大国,但却是一个语言能力小国。

  毋庸讳言,语言能力是个体生存和发展必需的一种基本能力,是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之一。研究表明,语言能力和收入成正相关,会两种语言(不包括方言)的人比会一种语言的人收入要高,找工作也更容易。当前我国语言能力的现状是:从个体层面来说,国民所掌握的语言主要是适用范围小、竞争力弱的方言,而通用语和外语能力相对较弱;从国家层面来说,我国外语资源匮乏,结构也不够合理,掌握的语种数量极其有限。如“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涉及官方语言达40多种,但我国目前教授的语言仅20种。伴随“一带一路”的推进,任何一种外语都有可能为我们所需,如果储备不足,会制约发展,影响安全。有鉴于此,我们急需在提高国民语言能力和国家语言能力方面有所作为:

  第一,要从国家战略高度发展国家语言能力。国家语言能力直接影响综合国力、国家竞争力和国家地位,是国家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中国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但当前发展国家语言能力更多还是停留在规划层面,多是高校和科研单位在关注、研究,还缺少专门的机构组织去具体实施,缺少资金支持,以致很多想法不能有效协调、真正落地。

  第二,要从文化走出去、引进来的高度统筹规划语言教育。研究显示,当前全世界6000多种语言中,我国至多了解100种,能够较好使用的约20种,能开设课程的不到50种。因此,要调查并统筹相关的语言资源,在专业院校开设那些资源匮乏但又具战略重要性的语言专业,在师资引进、运行机制等方面给予政策和待遇上的倾斜,抓实语言专门人才的培养。

  第三,要打造语言专门人才的培养输送联动机制。对于这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可采取定向培养的方式,与相关的科研单位、企业、组织机构联动,解决专门人才的后顾之忧。

  国强则语兴,语兴国愈强。加强国民语言教育,丰富统一而多样的语言资源,建设语言强国,需要马上行动起来。

                                                                                  (作者是《语言文字报》主编)

版权所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3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朝内南小街51号   邮编:100010   邮箱:yyswangzhan@163.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