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语言文字工作者如何发挥作用,完成新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本报开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努力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用语文的方法实现立德树人·语言文字战线畅谈学习体会”专栏,为语言文字工作者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张世平认真学习了党的十九大报告。他发现,虽然十九大报告未直接提到语言文字,但这并不意味着语言文字不重要。他看到,随着新时代新征程的到来,语言文字所承担的工作任务进一步加重了,它所具有的基础性、全局性、全民性特点,在十九大报告中得到了全方位的体现。
在《新时代新征程与语言文字崇高使命》一文中,张世平从化解社会主要矛盾、增强文化自信、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等九个方面,谈了十九大报告对语言文字的工作部署及其与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连接点。他表示,对于语言文字工作者而言,要在构建和谐语言生活上继续努力,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以科学发展的新成绩,适应、服务并无愧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本期刊登这篇文章,以期对语言文字工作者有所启发。
新时代新征程与语言文字崇高使命
一
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对全党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了总体部署。十八大提出“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十九大报告未直接提到语言文字,是否意味着语言文字不重要,或“推广和规范使用”的任务已告一段落?当然不是。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说,“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仍是当前要落实的任务。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在不同场合,就语言文字工作和事业发展的多个领域做出指示,这些重要指示已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指导方针。通过对十九大精神的学习,我深切地感受到,随着新时代新征程的到来,语言文字所承担的工作任务进一步加重了,它所具有的基础性、全局性、全民性特点,在十九大报告中得到了全方位的体现。
二
我认为,十九大报告对语言文字的工作部署,及其与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连接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的实绩化解社会主要矛盾。十九大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科学判断。我认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包括通过推广普及通用语实现沟通交流无障碍的需要。当前,通用语的推广面临着东中西部、城乡间发展不平衡,农村、边远地区、民族地区发展不充分的问题。报告提出“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继续推动发展,需要语言文字的持续推进;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与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紧密相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方面需要的满足,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都离不开语言文字的改革、发展和服务。因此,化解社会主要矛盾,语言文字不能缺位。这也就是语言文字“十三五规划”所言“强国必须强语,强语助力强国”的道理所在。
第二,语言文字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增强文化自信中承担使命。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文字在世界民族之林和世界文明史上独具特色,几千年来延续至今,既是中华文化传承的标志,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保护好、使用好方块字,并在实现“书同文”的基础上实现“语同音”,是增强文化自信、凝聚精神力量的光荣使命和神圣工程。
第三,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能力也是生产力。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的要求。在现代社会,通用语的掌握能力与劳动者完成生产工作、创造效益财富的能力紧密相关,是沟通与合作的必然要素,是基础技能。区域之间的协同、协作能力,乡村普通话普及短板的补足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加快发展,都需要普通话普及程度的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将普及普通话列入扶贫攻坚总体格局,意义是十分深刻的。实践证明,不掌握普通话,就没办法走出去,就难以面对外面的世界、融入国家发展的大局,也就难以卸下贫困的包袱。
第四,国家通用语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普通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语,以国家之力在全国推广,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是必不可少的。在尊重少数民族群众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的同时,做好普通话的推广普及工作,各民族才能密切交往、顺畅交流,乃至于心意交融,“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第五,语言是教育的基础,通用语是素质教育和教育公平的内容与保障。十九大报告把教育放到突出位置,重申和强调了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等要求。国家通用语的掌握程度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是国民素养、素质教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教育公平,也包括教师按照《教育法》的规定运用普通话实施教育活动,以保证学生通过接受国家通用语教育使普通话水平符合规定。普通话达标是对教育公平的检验和保障。
第六,加强对网络语言等新语言现象的引导与管理。十九大提出“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随着互联网的勃兴,网络语言作为新的语言现象,引起了网民乃至整个社会的浓厚兴趣和广泛关注,也成为社会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研究的课题。网络空间和网络语言密不可分,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需要加大对网络语言的监测与研究,加强对网络语言健康使用的引导和规范。
第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助力港澳人心回归。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十九大提出“必须把维护中央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有机结合起来”。从语言文字角度说,确保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港澳的法律地位,是“一国”即中央全面管制权的需要;尊重港澳语言文字使用的历史与现实,规定英文、葡萄牙文仍具有官方语言地位,是“两制”即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的体现。在港澳分别回归祖国怀抱20年、18年之际,要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全面推进内地同港澳的互利合作;要发展壮大爱国爱港爱澳力量,增强港澳同胞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港澳社会使用中的地位和份额,增强港澳同胞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水平,这是确保“一国两制”实践不变形、不走样的需要。
第八,海峡两岸血缘相亲,文源相同,要共同反分裂。十九大提出的“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和文化往来,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反对一切分裂国家的活动”“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都需要语言文字在其间发挥作用。两岸文源相同,规范字、标准字都是汉字、方块字,共同承担着弘扬中华文化的光荣使命;普通话、国语,异流同源,沟通交流无障碍。语言文字工作者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研究和对接,进一步化异为同。此外,闽南文化作为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部分,大有文章可做。毗邻台湾的省份和从事对台工作的同志,还可学说闽南话,以便与台湾同胞更亲切地交流。
第九,语言文字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贡献。十九大提出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和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对外交流合作思路,并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要求。我国在汉语国际推广与语言合作方面使命光荣,任务艰巨。
在上述任务之外,我认为十九大进一步确立的发展理念,对科学发展语言文字,以及构建和谐语言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一理念体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进一步要求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在基本实现现代化之后,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里面,前后贯穿的主题词之一是和谐。
与此同时,我觉得,十九大报告中的如下论述对语言文字工作也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对于语言文字工作者而言,要在和谐语言生活构建上继续努力,协调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各民族语言文字,普通话与方言,规范字与传统用字,中文与外语,语言文字的引进来与走出去,以及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与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以科学发展的新成绩,适应、服务并无愧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作者:张世平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 )
版权所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3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朝内南小街51号 邮编:100010 邮箱:yyswangzhan@163.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