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是一个地区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民俗是一个地区人民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也是地方文化的主要内容。民俗中有语言民俗,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变体,所以方言本身隶属于民俗。同时,民俗中其他重要内容,如红白喜庆民俗、口头文化、民间故事、民间戏曲等,要靠方言来承载,所以,方言又是民俗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是民俗文化赖以留存和传承的媒介。以上这些用方言承载的民俗事象可称为方言民俗。
一、苏北地区方言民俗概况
苏北地区方言民俗资源丰富,既有反映地方特色的歌谣、谚语、歇后语,也有代表当地文化的民间故事和民间戏曲。
苏北人民是勤劳的,苏北地区方言民俗中有一些反映劳动场景的歌谣,例如《春耕曲》:春打六九头啊,牵牛遍地走,春雨落地正是个好时候,要丰收,大家齐动手啊,春耕春种早,将来就不用愁啊。 苏北地区方言民俗中有很多反映人民的生活经验的谚语和歇后语。例如:不怕事难,就怕志短;酒后狂言醒时悔;当家要俭,做事要勤;身教重于言教,乱教不如不教;盐包掉河里——白送;关老爷卖豆腐——人硬货不硬;沙滩上走路——一步一个脚印。
苏北产盐,所以方言民俗中有关于盐的传说。例如《孙悟空偷盐》:古时候人间没有盐,因为玉皇大帝把所有的盐收藏在天宫。那年,孙悟空大闹天宫,知道了一种叫“盐”的东西。孙悟空就想把这东西偷到人间,但很快被发现。玉帝立即命天兵天将追来,一直追到东海边。孙悟空为了抵抗天兵,忙把盐砖摔下了海。盐砖一落到海里立即就溶化了,从此海水就变成咸的。孙悟空打退了天兵,一看盐没了,捧住一捧海水发愣。哪晓得,太阳晒晒,手上起盐霜了!盐,到底被孙悟空偷到了人间。
苏北地区流行的民间戏曲很多,其中淮剧影响较大。淮剧是生长于苏北大地的一种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地区特色。淮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了浓厚的地域文化。例如《买油条》:全家数我起得早,家务由我一人包。客堂间勤打扫,天井内我把花浇,后门口我把痰盂子倒,厨房内把热水烧,煤炉子煽得火直冒,我再淘米下锅把粥熬,萝卜干子切切好,抽空档上街排队买油条。
二、苏北地区方言民俗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方言承载的民俗文化弱化,这种情况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我们最近在苏北的几所高校中做过一次调查,300多名同学参加,有超过60%的同学认为方言不好听,有超过90%的同学对本地民俗不了解,只有20%左右的同学听过地方戏曲,但谈不上喜欢。这些数据说明,现在的年轻人对方言民俗了解甚少。当然,方言使用的萎缩和民俗文化的弱化由多方面原因造成,例如,很多人认为推广普通话就是要消灭方言,方言的萎缩是理所当然的。此外,近些年来,由于城镇化进程带动人口流动的加剧、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交通的便利,以及开放式的生活方式、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方言越来越边缘化,加剧了方言进一步弱化的趋势,由此也造成方言所承载的民俗文化的变异与消失。
其次,方言民俗的传承后继乏人。以方言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多是高龄者,有些项目的主要传承人由于年事已高、体弱多病相继去世,有的老艺人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进行传承,导致许多项目传承人交替出现断层现象。例如盐城方言快板,它是盐城地区喜闻乐见的一种曲艺表演形式,已故表演艺人柏长庆先生是创始人之一。柏先生由于创作作品从不用笔和纸记录,全靠自己大脑记忆,他的多数作品都已失传。柏先生曾收过一个弟子,但由于该弟子突发脑溢血,现已停止创作表演。由于传承人后继乏人,盐城方言快板这一极具地方特色的方言民俗面临着消亡的危险。
再次,方言民俗保护与研究的人员较少,队伍建设较弱。方言和民俗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但现在,研究方言民俗的人员较少,特别是方言研究与民俗研究割裂的现象较明显。此外,方言民俗的保护是一项长期的、专业性强的特殊工作,专业的方言民俗保护工作者是确保这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但目前这方面的人才比较缺乏,整体队伍建设还相对较弱。以方言为载体的民俗及其地方文化的保护工作任务重、要求高、标准细,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因此,建立一支能承担方言民俗保护任务的队伍也成为当务之急。
三、苏北地区方言民俗保护的对策
首先,适当调整国家语言政策。当前,普通话作为国家的通用语言已得到法律的确认。但是我国地域广袤,方言复杂。各地方言的地位如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没有明确的阐述,只在第十六条中提及方言可使用的语境。基于方言特殊的地位,我们应该从文化需要的角度适当调整有关的语言政策,维护语言多样性,保护文化多样性。有学者指出,语言政策应该是与时俱进的,在有关的法律文件中写入维护语言多样性的内容,在提倡语言一体化的同时提倡语言多样性,使一体化和多样性成为我国语言政策中同等重要的两个方面。因此,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可以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就当地特有的方言民俗文化进行保护,出台相关的地方法规,突出方言在维护地方文化方面的独特价值。如果能从法律层面上赋予方言及其承载的民俗文化的地位,就容易从制度层面上得到保护。
其次,正确认识方言民俗的重要价值。方言民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弥足珍贵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作为政府部门,应该切实加大方言民俗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大力培养方言民俗传承人,特别是鼓励更多的年轻人从事这样的事业,对传承人的生活给予补贴;同时,进一步发掘整理各地现有的方言民俗资源,采用现代化的手段对方言民俗资源进行保护,包括录制音频视频,出版系列丛书,建立专门化网站等。科研人员要多深入乡村开展调查研究,发掘、整理方言民俗资料,建立可永久保存的开放式的方言民俗数据库,并把方言民俗保护和研究的成果以论著形式及时向外发布。方言民俗传承人要尽量发掘、整理自己所掌握的民俗形式,多争取演出的机会,并积极物色、培养接班人。广大的人民群众要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做好方言民俗的保护工作,多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活动,以切实行动维系地方文化的血脉。
再次,借助多种形式宣传方言民俗。有关部门可以在推广普通话活动周期间介绍和推广当地的方言民俗,让广大人民群众意识到推广普通话绝不是要消灭方言,更不是要消灭方言承载的地域文化。当地广播电台、电视台应该为方言民俗的传播发挥促进作用,可以适当推出方言节目,介绍方言民俗;同时,把当地的生产生活、岁时节日、特色饮食、婚丧习俗、人生礼仪等制作成记录片进行广泛宣传。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学校可以在选修课上引入方言民俗教育,开设相关课程;家庭生活中要引导孩子说方言,多给孩子讲些当地的歌谣谚语、故事传说等。只要各方面通力合作,方言民俗保护工作就能顺利开展。
总之,方言民俗保护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文化,保护地方的文脉;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当地人民的凝聚力、向心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版权所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3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朝内南小街51号 邮编:100010 邮箱:yyswangzhan@163.com 网站地图